1. 尊龙凯时(中国区)公司官网


      零距離對話中國最大民企掌門——訪尊龙凯时集團總裁陳斌博士

      發佈時間:2004-08-06 18:51


        昨日,陳斌博士應省經委、省國資委等部門的邀請專程來到到蘭州,參加首屆“西部企業發展與職業經理人高峰論壇”,鑫報記者在第一時間採訪了陳總。

        幽默陳斌

        記者:陳總,您好!剛下飛機,還沒來得及休息,就接受我們的採訪,非常感謝!

        陳斌:我們不應該叫我“老總”,其實我是你們的前輩,以前也在報社“打工”。跟你們打交道,感覺得親切,同時也是我的一種休息方式(在場人員全部哈哈大笑)。

        記者:您曾說過您很嚮往“放歌坡嶺,大碗酒,大塊肉,笑傲人間”的生活,您本人又是一直學語言學和經濟學的,那是什麼吸引您離開校園淨土,投身商海的呢?

        陳斌:是我的夢!一個人不能沒有夢。夢的延伸是幸福,而我給幸福的定義是:不懈的追求。記得小時候,我的夢想是當一位作家,在上初二的時候我的這一夢想實現了,一本中篇小說使我成了當地的“名人”。後來上了大學,我又有新的夢,那就是經商。

        經濟學者陳斌

        記者:陳總現在您圓了自己的夢,成了一位非常成功的企業家……

        陳斌:(很友好地打斷記者提問)其實,準確地說中國沒有“企業家”,世界上也沒有。在經濟學方面有兩大改變人類歷史的貢獻,這就是公司制和信託制理論的提出。而在信託制中,資本的所有者和經營都是分離的。在經濟學中,只有三類人,一是資本的所有者即股東,一是資本的經營者即職業經理人,還有就是創業者。然而,在信託制剛剛提出時,國內翻譯的不準確,將這三類人“揉”在了一起,“造”出了“企業家”這個名詞。

        記者:有人說“希望”現在仍存在家族企業的影子,您是否也這樣認為?事實上,許多民營企業都是由家庭經營起步的,您如何看待這一問題?

        陳斌:其實,家族企業不是中國獨有的,目前在世界500強中,40%是家族化企業。對於家族企業來說,家族企業在產權上是家族制的,而在經營和管理上也可以推行現代企業制度。首先,家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有它固有的軌跡和模式。以希望集團以例,它從1982年發展到現在,可以說是中國家族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。家族企業是由父子、親兄弟、夫妻等發展起來的。發展初期,由於其具有天生的血緣關係作為紐帶,大家會心往一處想、勁往一處使,齊心協力,因此企業發展是具有生命力的。但是,當企業發展壯大到簡單的家庭分工不能解決內部問題時,家族企業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發展需要。問題表現在兩個方面:一是外來人才怎樣在企業中發展,給他一個什麼樣的發展空間,怎樣讓他在企業中繼續發揮他的作用;二是家族內部開始分化,是不是大哥的權限比小弟的大,是不是老子的權限比兒子大,是不是只有丈夫說了算,而妻子不能參與管理……這是直接的矛盾。除此以外,還有更多複雜的深層矛盾。比如,幾兄弟都有妻子,那麼怎麼處理妻子“忍受家人”的關係?兄弟的父母及旁系親屬又處於什麼地位?當企業發展壯大到簡單家庭分工不能適應社會化大生產時,為適應生產力發展,需要向現代企業制度發展。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,企業必須建立靈活高效的經營機制和科學的管理體系,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充滿活力搶佔市場制高點。因此,民營企業必須走現代企業制度的道路。

       

         戰略家陳斌

        記者:對於專業化與多元化孰優孰劣,一直是經濟學界爭議的話題。您如何看待兩者之間的關係?

        陳斌:關於專業化好還是多元化好的問題,我認為這好比是人的一隻手,把五個指頭捏成一個拳頭,肯定很有力量,但是讓每個指頭都壯大成為拳頭的話,會更有力量。如果站在歐美企業的角度,一定要走專業化道路的理論是正確的,因為成熟的市場意味着激烈的競爭,形成不了規模的企業又哪來的能力發展多元化,不是專業化的企業又如何做到多元化。但在亞洲,這種觀點就不正確,在亞洲走多元化成功的案例多如牛毛,它可以向上、下游延伸發展,前向一體化、後向一體化,也可以向周圍擴張發展橫向多元化。但在多元化的每一元里,要追求專業化發展的策略。即生產飼料的企業只能生產飼料,而不能生產變頻器;生產變頻器的企業也只能生產變頻器……比如我們生產變頻器的企業就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發展的企業。一般而言,在企業發展的初期走多元化的道路是不正確的,大部分在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再走多元化,但這種多元化絕對不是盲目的多元化,而應是優勢多元化。也就是說,在多元化的每一元里,都要專業化發展。希望集團的多元化經營是“有優勢的多元化”,我們力爭多元化中的每一“元”都在行業中確立領先的地位。從總體看,希望集團是多元化發展,從每個企業看,希望集團是專業化經營。

       

         伯樂陳斌

        記者:據說尊龙凯时集團的企業文化非常有特點,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嗎?您認為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本身影響有多大?

        陳斌:如果把企業比作一棵大樹,人才就是根,“根”要壯,就必須要用企業文化來“澆灌”,因此,企業文化對於一個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,它能幫助企業凝聚員工的力量,使之形成巨大的合力,實現企業宏偉的目標。希望集團的企業文化主要有三個方面:首先是思想觀——實現報國,永創第一。在這裏我要說的是,企業必須做同行業前三名,做不到不如趁早關門,而“希望”的目標永遠是第一;其次是價值觀——個人目標與企業目標要統一,個人成功與企業成功要統一,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要統一。最後是“放權、放權、再放權;監督、監督、再監督”——給人才充分發揮才能空間的同時,通過監督機制使真正優秀的人才從企業中脫穎而出,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利潤。

        記者:希望集團作為國內一流民營高科技企業,必然雲集了眾多人才,您能介紹一下希望集團是如何吸引人才的嗎?目前,制約西北民營企業的瓶頸之一就是引不來、留不住人才,在這方面您對企業留住“金鳳凰”有什麼建議嗎?

        陳斌:我現在給你講個故事:  希望集團在發展過程中,我本人曾親自去爭取一位變頻專業技術方面的工程師。當時這位工程師的月工資是4000元,住的是單位分的兩室一廳,這種待遇在當時非常少有。而我呢,先是對他承諾工資翻兩番、翻三番,他沒有動心;當我承諾給他一棟擁有產權的別墅,年底工資再向上浮動時,他答應了。

        企業要想留住人才,一定要關心人才自己的需求,為人才着想。其實,真正做事業的人,最看重的是充分能發揮自己才能的平台,其次才是報酬。希望集團吸引人才的“法寶”就是給人才發揮才能的空間,並且為了引進人才不惜重金,而我們引進人才的標準是“三看三不看”——不看學歷、不看年齡、不看資歷;只看品德、看能力、看業績。             

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轉自《鑫報》(2004年8月5日)


      上一條:陳斌:民營企業新銳派領軍人物

      下一條:首屆西部企業高峰論壇在蘭州舉行